平江古巷、水陆盘门、虎丘塔、横塘驿站、枫桥夜泊——苏州“运河十景”中,姑苏区占五席。
大运河畔续写姑苏繁华,这些历史文化地标都是未来的发力点。
苏州市姑苏区将聚焦“运河十景”项目建设,推进古城改造,提升运河景观风貌,除了上述五景,还与吴中区、高新区、苏州园林集团共建石湖五堤。
君到姑苏见,越发有声、有色、有味道。
平 江 古 巷
2500岁大运河
流过平江古巷,
沉淀出苏州现存最典型、
最完整的古城历史文化保护区。
平江古巷,
又名平江历史街区,
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目前,平江历史街区正实施成片保护修缮,正打造大儒巷、丁香巷等一批特色街巷。大成殿古城保护展示馆对外开放。《有声平江·万巷更新》音频专辑发布,线下30条街巷专属有声导览推出。
明清时期,苏州是中国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扎根民间的说唱艺术长期在吴文化的熏陶下,也顺着京杭大运河把这种艺术形式传入了宫廷。如今,中张家巷的全晋会馆、评弹博物馆,成为非遗评弹、昆曲之花的盛放之地。
未来,“平江古巷”还将继续挖掘其历史人文故事,根据不同路巷文化气质新增打卡点。守护运河,守护运河人家的苏式生活。
枫 桥 夜 泊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
让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
传遍大江南北、响彻千年。
难怪明初才子高启说:
画桥三百映江城,
诗里枫桥独有名。
枫桥横跨于大运河之上,
是古代苏州城西的水陆交通枢纽。
如今的枫桥,运用数字化的光影技术,营造江枫渔火的夜景,讲述“诗词故事”和“张继故事”,给游客带来沉浸式文化体验。
古运河、寒山寺、江枫桥、铁铃关、枫桥镇,串联历史与现实。
“枫桥夜泊”项目前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即将启动施工,打造姑苏夜景新地标。枫桥大街、寒山寺弄等景区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突出枫桥老街新概念。
枫桥大街架空线整治入地工程全面竣工,寒山寺弄的7幢景区自有产权房屋完成翻修,沿街商户私自搭建违章建筑全面拆除,上塘河驳岸修复,枫桥大街常态实施封闭管理,停车场建设工作正在推进。
因千古名句而起,因潺潺运河而兴。
虎 丘 塔
“江左丘壑之表”虎丘山、
“世界第二斜塔”千年云岩寺塔(虎丘塔)、
埋有吴王阖闾墓葬千古之谜的剑池,
留下“生公讲座,下有千人列坐”
佳话的千人石,
汇集苏派盆景精华的万景山庄……
这里,山光塔影,美如画。
如今,“虎丘塔”项目建设正在推进,塔影园本体按计划100%完成施工建设,李鸿章祠堂活化利用完成收官。塔影园民俗文化展厅展陈布置内容完成,测试结束。“虎丘夜秀”正在策划,新IP值得期待。
比邻虎丘的七里山塘,正在打造“老山塘文旅融合新地标”。民间传说中“海市”的繁华热闹,与山塘的景观风貌异曲同工。“海市山塘”项目,定位于苏州首座沉浸式垂直街区。
沉醉山塘渡,水色载江船。在山塘渡,“漂浮园林”和“水上+陆地双场景”两栖体验场景令人震撼。在大运河畔山塘慢行体验区,让快节奏的生活慢下来。
水 陆 盘 门
久负盛名的瑞光古塔、
吴门古桥,
全国唯一仅存的水陆并联城门……
盘门景区,
是苏州向世界展示
历史文化内涵的一扇大门。
目前,盘门完成了东段城墙北侧的修复工作,已对外开放。2018年,盘门城墙的整体保护修缮项目启动,被国家文物局列为重点示范及跨国合作项目。
“璀璨南门无违建示范区”已拆除示范区内违法建设148处,消除违法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打造3条拆违特色街巷、4条古城最美街巷。
“水韵江南”南线演艺项目正式投入运营,依托盘门景区为建设主体,完成景区智能化改造、重点建筑修缮、灯光亮化等基础设施升级,“船说运河”环古城南线灯光提升工程项目在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期间正式亮相。
苏州端午民俗文化节、运河龙舟赛……一系列文化活动赛事,擦亮“吴地端午”运河名片。
横 塘 驿 站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横塘驿站,
江南运河沿线仅存的
古邮驿遗迹之一,
现存的驿亭遗迹
是清代同治年间建筑。
横塘驿站现存一亭,是全国为数不多的古驿站建筑。这座驿亭是原来横塘驿站的大门。门前有一副对联:“客到烹茶旅舍权当东道,灯悬待月邮亭远映胥江。”从中,千年前运河兴盛,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可窥一斑。
横塘驿饱经风霜,也几经修缮。在驿亭的两面墙里,大大小小9块碑刻,分别记述了同治年间至现代的几次集资、修葺、保护的情况。
作为江南运河沿线仅存的古邮驿遗迹,横塘驿于2012年被列入苏州市政府《大运河苏州段遗产保护规划》古代运河设施和管理机构类遗产。
这座独立于小岛的古驿站,见证了大运河贯通南北、连接古今,是江南文化的重要地标。
石 湖 五 堤
这里是历史上吴越争霸之地,
凿石开渠,
留下丰富的历史遗存。
湖光与山色相映,
横桥卧波、石湖串月
引无数文人以诗词咏叹。
这里也是传说中
范蠡和西施泛舟五湖的起点,
是南宋诗人范成大
晚年归隐之乡。
如今,石湖五堤布局建设苏州考古博物馆、渔家村文旅项目,计划打造蠡岛、天镜阁两大核心文化产品。目前,“石湖五堤”整体文化提升方案已完成,正在分步实施当中。
苏州打造“石湖串月”文化IP,将结合石湖景区及新郭老街特色,以时令节令为序,通过文旅融合,打造“石湖四季游”:春踏石湖畔,夏游绿荷池,秋赏行春月,冬品新郭酒,带你赏石湖民俗风物之美。
“石湖串月”12类项目商标注册完成,“吴门运河最江南·石湖串月”江南民俗文化旅游活动、“苏式12时辰·高峰论坛”等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石湖邀月”中秋民俗活动,打造集视觉艺术、国风演艺、主题夜市、江南茶席为主体内容的系列活动和文旅品牌。
文 | 现代快报+记者 刘静妍
图 | 苏州市姑苏区委宣传部、枫桥风景名胜区管理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