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艺术家赴龟山开展笔会写生活动

      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境内、淮水之滨的龟山村久负盛名: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被国家命名为“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 2017年荣获“全国文明村”称号,2019年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为进一步赓续龟山文脉,10月4日,应洪泽文旅集团邀请,中国写生会淮安分会组织艺术家走进龟山风景区,开展笔会、写生活动。中国写生会淮安分会会长王庆宝、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沈宇、副会长庄亚东、耿苏强、王金辉、齐平,新媒体中心主任汤如卫、著名画家侍建兵、乔军、王世银等参加了笔会、写生活动。

      感谢洪泽文旅集团贾茹副总经理、感谢老子山镇陈文婷镇长、人大颜啸主席、龟山村高磊副书记对这次活动的重视和大力协助,让我们携手共同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和繁荣!

写生前,学会召开了写生创作动员会,会议由执行会长兼秘书长沈宇主持。王庆宝会长指出,希望大家精心写生创作,用心用情为“龟山风景”造像,让我们的作品不仅为游客们展现艺术龟山、人文龟山,而且成为流传下去的经典之作。艺术家纷纷发言,为写生创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大家纷纷表示,本着对时代和大众负责的态度,一定要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次活动,艺术家们依次写生驻足自己心仪的景点挥毫泼墨,用丹青妙笔记录巍巍龟山的水秀山明。



艺术家们一行来到龟山村,受到该村高磊副书记等领导热情接待。人大颜啸主席全场陪同,浏览全村风貌。老书记一路解讲龟山的历史和人文风貌。














龟山名胜古迹遍布,仅据志载即有20多处,其中支祁井(亦称水母井、地宫)、《移建安淮寺碑记》碑、《圣旨碑》、《重修淮渎庙碑记》碑、御码头等古迹尚存。她的人文典故和历史文化沉淀,在全国27处重名龟山中当居其首。现龟山遗存正在申报江苏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第五批)。因此,今日龟山虽非昔比,仍有开发魅力,仍为不少游人访古寻幽去处。历史赋予了龟山别样的底蕴和独特的姿态。巍巍龟山,四季变换,美不胜收。




这次艺术家们取材于龟山的秀美山川、名胜古迹,以丹青妙笔点染出自己眼中的绝佳胜景,佳作笔精墨妙,足为山川增色。





此次活动策划人沈宇表示,淮安分会对此次写生创作活动非常重视,王庆宝会长专门挑选画坛中坚力量,有的还是画院院长、研究会会长。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会创作出满意的作品来。

老子山镇镇长陈文婷明表示,感谢中国写生会淮安分会精心策划和组织,来到美丽的龟山景区,艺术家创作笔会和景区写生活动,我们非常期待大家创作出精品力作!欢迎艺术家们经常来我们龟山写生、游览,更欢迎把我们龟山的风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龟山,走近龟山……

中国写生会淮安分会是总会批准中国画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专业学术机构,2024年9月30日成立后第一场写生活动,就走进美丽的龟山。

此次活动由洪泽文旅集团、中国写生会淮安分会主办,老子山镇及龟山村委、清江浦区美术家协会写生分会承办,《苏北文艺》、《写生艺术家》、《写生淮安》等媒体支持。



据悉,此次活动写生后,艺术家们将精心创作的作品赠送村委会并适时展出,届时游客们一览龟山风貌,欣赏艺术家笔下的“龟山风景”。





      龟山最大的特点是山水相依,四面临水。因为有了水,龟山接天连地,通江达海;因为有了水,龟山历史上曾经寺庙林立,商贾云集;因为有了水,皇帝、达官贵人,文人骚客,群贤毕集。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曾有30位著名诗人为龟山留下了37首诗作。其中有北宋文学家苏轼曾三访龟山寺,与寺中老僧结下深厚情缘。其《龟山》诗曰:“我生飘荡去何求,再过龟山岁五周。身行万里半天下,卧僧一庵初白头。地隔中原劳北望,潮连淮海欲东游。元嘉旧事无人记,故垒摧颓今在不?”

  黯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桨声帆影,但从码头,庙宇、石碑、地宫等遗迹之中,依稀可以寻找到兴衰的答案。
  龟山上有一块保护洪泽湖生态环境的明朝皇帝圣旨碑。碑高2.15米 宽 0.94米,厚0.22米。“圣旨碑”中有这样的记载文字:“有愚民擅采一草一木及放牲畜作践者,以凭拿究依律治罪不贷”。


      傍晚,一轮红日慢慢落山,散发出万道霞光,霞光洒落在平静的淮河上,微风吹来,泛起了层层金波。

  随处可见成群结伴的白鹭,或迎风翱翔或追踪游鱼。一艘艘货船来回穿梭,或顺流而下或逆流而上。
  坐在山顶的凉亭上,看淮河长卷,听鸟语不断,吸林间清气,想美丽传说,思绪在晚风中自由飞翔。

来源|苏北文艺

文字|楚人

摄影|汤如卫

荐稿|耿苏强

编辑|杨信


联系我们

17351880110

在线咨询: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2426229596@qq.com